本報訊(記者 盛嘉敏)又是一年清明時,春風落雨寄哀思。4月3日,“‘雙爭’潤春風 詩歌誦清明”“我們的節日、精神的家園”清明主題活動在廊坊廣播電視臺多媒體演播廳錄制,通過發揮文化怡情養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不斷提高市民道德水準和文明素養。
據了解,此次活動由中共廊坊市委宣傳部、廊坊市文明辦共同主辦,由廊坊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廊坊電視臺共同承辦,由河北省地質測繪院、廊坊市朗誦協會共同協辦。
廊坊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總監王佳峰介紹,舉辦此次活動的目的是進一步深化“雙爭”活動主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文化,用詩歌朗誦的形式緬懷革命先烈,進一步激發全市人民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河北場景廊坊新篇章的強大精神動力。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一首朱自清先生的《春》展現出春風吹拂大地、萬物煥發生機的畫面,同時也拉開了活動的序幕。此次詩歌朗誦活動共分為春之暢想、清明時節、不負韶華三個篇章。在春之暢想篇章,藝術家們先后帶來了《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你是人間四月天》等作品,在朗朗誦讀聲中帶領現場觀眾走進春和景明、草木明媚的時節。在清明時節篇章,《海棠花祭》《跨越時空的對話》等帶領觀眾走進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回望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烈,鼓舞后人奮勇前進,在新征程上勇毅前行。不負韶華篇章以《為人民服務》《詩意中國》等精彩作品,謳歌偉大的革命精神,歌頌艱苦奮斗的崇高品格,喚醒人們心中真摯深厚的愛國情懷。
“我希望通過《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這首詩來表達我對祖國的熱愛和對這片熱土的眷戀?!笔欣收b協會會員張虎成說,此次清明詩會各位朗誦者緊扣主題用作品表達了對英雄、對先烈的追思和懷念。他會化思念為動力,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飽滿的姿態奮進新時代。